[1] |
孙帅令, 冷永刚, 张雨阳, 苏徐昆, 范胜波. 双磁铁多稳态悬臂梁磁力及势能函数分析. 物理学报,
2020, 69(14): 140502.
doi: 10.7498/aps.69.20191981
|
[2] |
彭澍源, 王秋实, 张兆传, 罗积润. 回旋行波管多模稳态理论及初步应用. 物理学报,
2014, 63(20): 208401.
doi: 10.7498/aps.63.208401
|
[3] |
张强, 周胜, 励强华, 王选章, 付淑芳. 一维反铁磁光子晶体光学双稳态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5): 157501.
doi: 10.7498/aps.61.157501
|
[4] |
陈爱喜, 陈德海, 王志平. 级联型四能级原子相干介质中的光学双稳态和多稳态. 物理学报,
2009, 58(8): 5450-5454.
doi: 10.7498/aps.58.5450
|
[5] |
孙元红, 王传奎. 新型多共轭链有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8): 5304-5310.
doi: 10.7498/aps.58.5304
|
[6] |
张贵银, 靳一东. NO2分子的光学-光学双色双共振多光子离化谱. 物理学报,
2008, 57(1): 132-136.
doi: 10.7498/aps.57.132
|
[7] |
苗明川, 徐则达, 侯 钢, 樊尚春. 液晶稳态和瞬态多波混频与非线性光学特性.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776-4781.
doi: 10.7498/aps.54.4776
|
[8] |
唐志列, 梁瑞生, 常鸿森. 双光子和多光子共焦显微镜的成像理论. 物理学报,
2000, 49(6): 1076-1080.
doi: 10.7498/aps.49.1076
|
[9] |
刘要稳, 赵 鸿, 汪映海. 光学双稳系统中不稳态的控制. 物理学报,
1999, 48(2): 198-205.
doi: 10.7498/aps.48.198
|
[10] |
胡响明, 彭金生. 双模双光子关联发射激光的稳态特性及其量子噪声压缩特性. 物理学报,
1997, 46(2): 255-266.
doi: 10.7498/aps.46.255
|
[11] |
唐志列, 林理忠. 双光子光声效应理论. 物理学报,
1994, 43(2): 211-218.
doi: 10.7498/aps.43.211
|
[12] |
汪映海, 胡成生, 汪志诚. 吸收型双光子光学双稳态的时间行为. 物理学报,
1992, 41(10): 1598-1604.
doi: 10.7498/aps.41.1598
|
[13] |
汪志诚. 双光子激光器的量子理论. 物理学报,
1991, 40(8): 1259-1279.
doi: 10.7498/aps.40.1259-2
|
[14] |
林仁明, 张林. 吸收和色散混合受驱动光学系统多光子FPE和稳态方程. 物理学报,
1990, 39(6): 47-53.
doi: 10.7498/aps.39.47
|
[15] |
林仁明, 张林. 受驱动光学系统多光子量子统计理论(Ⅲ)——绝热消除方法的改进. 物理学报,
1989, 38(4): 548-558.
doi: 10.7498/aps.38.548
|
[16] |
林仁明, 黄思先, 张林. 受驱动光学系统多光子量子统计理论(Ⅰ)——Fokker-Planck方程和良腔情况. 物理学报,
1988, 37(4): 573-581.
doi: 10.7498/aps.37.573
|
[17] |
张林, 林仁明, 黄思先. 受驱动光学系统多光子量子统计理论(Ⅱ)——劣腔情况. 物理学报,
1988, 37(9): 1438-1449.
doi: 10.7498/aps.37.1438
|
[18] |
程瑞华, 栾绍金, 沈红卫, 谭维翰. InSb的光学双稳态. 物理学报,
1985, 34(9): 1212-1214.
doi: 10.7498/aps.34.1212
|
[19] |
朱诗尧. 双光子光学双稳态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1): 16-24.
doi: 10.7498/aps.33.16
|
[20] |
叶佩弦, 张绮香. 双光子共振介质光学双稳特性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1982, 31(6): 779-793.
doi: 10.7498/aps.31.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