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亮, 张文华, 陈铁锌, 韩玉岩, 徐法强, 朱俊发, 闫文盛, 许杨, 王峰. 苝四甲酸二酐在Au(111)表面的取向生长及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3): 1681-1688.
doi: 10.7498/aps.59.1681
|
[2] |
高皓, 廖龙忠, 张朝晖. 离子注入的铝在Si(100)表面的偏析及其引起的纳米团簇和合金晶粒形成现象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1): 427-431.
doi: 10.7498/aps.58.427
|
[3] |
倪建刚, 刘 诺, 杨果来, 张 曦. 第一性原理研究BaTiO3(001)表面的电子结构. 物理学报,
2008, 57(7): 4434-4440.
doi: 10.7498/aps.57.4434
|
[4] |
窦卫东, 黄 寒, 张寒洁, 宋 飞, 李海洋, 何丕模, 鲍世宁, 陈 桥, 周午纵. tetracene 分子在Ru(1010)表面的吸附结构及其电子态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7): 4262-4269.
doi: 10.7498/aps.56.4262
|
[5] |
王 森, 俞国军, 巩金龙, 李勤涛, 朱德彰, 朱志远. 低能氩离子束对多孔铝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刻蚀效应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3): 1517-1522.
doi: 10.7498/aps.55.1517
|
[6] |
贾金锋, 董国材, 王立莉, 马旭村, 薛其坤, Y. Hasegawa T. Sakurai. 局域功函数图像及其在Cu(111)-Au/Pd表面的应用. 物理学报,
2005, 54(4): 1513-1527.
doi: 10.7498/aps.54.1513
|
[7] |
谢长坤, 徐法强, 邓锐, 徐彭寿, 刘凤琴, K.Yibulaxin. GaN(0001)表面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11): 2606-2611.
doi: 10.7498/aps.51.2606
|
[8] |
徐敏忠, 孙鑫. 中性孤子的关联函数. 物理学报,
1993, 42(7): 1140-1148.
doi: 10.7498/aps.42.1140
|
[9] |
解士杰, 梅良模, 孙鑫. 电子关联和孤子. 物理学报,
1991, 40(6): 957-961.
doi: 10.7498/aps.40.957
|
[10] |
蓝田, 徐飞岳. 用低能电子衍射研究Si(111)7×7表面的原子结构. 物理学报,
1989, 38(7): 1077-1085.
doi: 10.7498/aps.38.1077
|
[11] |
蓝田, 徐飞岳. 用低能电子衍射研究GaAs(110)表面的弛豫. 物理学报,
1989, 38(3): 357-365.
doi: 10.7498/aps.38.357
|
[12] |
江鸿伟;邵金山;冯伟国;孙鑫. 半导体反型层中的电子关联和多体波函数. 物理学报,
1989, 38(8): 1271-1279.
doi: 10.7498/aps.38.1271
|
[13] |
熊小明. 二维电子气的关联函数. 物理学报,
1989, 38(6): 1012-1015.
doi: 10.7498/aps.38.1012
|
[14] |
冯伟国, 孙鑫. 准一维体系的电子关联函数. 物理学报,
1987, 36(9): 1133-1140.
doi: 10.7498/aps.36.1133
|
[15] |
冯伟国, 孙鑫. 金属电子关联函数的实空间变分计算. 物理学报,
1986, 35(5): 598-604.
doi: 10.7498/aps.35.598
|
[16] |
冯伟国, 孙鑫. 金属表面的电子关联函数(Ⅰ)——Hartree-Fock近似. 物理学报,
1984, 33(12): 1719-1727.
doi: 10.7498/aps.33.1719
|
[17] |
康振川. 用反射电子显微术对金刚石表面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3, 32(6): 808-811.
doi: 10.7498/aps.32.808
|
[18] |
孙鑫, 李铁城, 吴家玮. 金属表面的相关波函数理论(Ⅱ)——实际计算. 物理学报,
1982, 31(11): 1474-1482.
doi: 10.7498/aps.31.1474
|
[19] |
孙鑫, 李铁城, 吴家玮. 金属表面的相关波函数理论(Ⅰ)——理论框架. 物理学报,
1982, 31(11): 1466-1473.
doi: 10.7498/aps.31.1466
|
[20] |
张开明, 叶令, 徐永年. 金属铝在半导体表面的吸附. 物理学报,
1982, 31(2): 220-225.
doi: 10.7498/aps.3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