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汤卉, 唐新桂, 蒋艳平, 刘秋香, 李文华. 铌酸锶钡陶瓷中氧空位对离子电导率和弛豫现象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9, 68(22): 227701.
doi: 10.7498/aps.68.20190562
|
[2] |
付志坚, 贾丽君, 夏继宏, 唐可, 李召红, 权伟龙, 陈其峰. 温稠密钛电导率计算. 物理学报,
2016, 65(6): 065201.
doi: 10.7498/aps.65.065201
|
[3] |
宋建军, 包文涛, 张静, 唐昭焕, 谭开洲, 崔伟, 胡辉勇, 张鹤鸣. (100)Si基应变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110]晶向电导率有效质量双椭球模型. 物理学报,
2016, 65(1): 018501.
doi: 10.7498/aps.65.018501
|
[4] |
刘伟峰, 宋建军. 应变(001)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反型层空穴量子化与电导率有效质量. 物理学报,
2014, 63(23): 238501.
doi: 10.7498/aps.63.238501
|
[5] |
黄永宪, 吕世雄, 田修波, 杨士勤, Fu Ricky, Chu K Paul, 冷劲松, 李垚. 聚合物物理属性对离子注入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10): 105203.
doi: 10.7498/aps.61.105203
|
[6] |
陈云云, 郑改革, 顾芳, 李振华. 尘埃粒子电势对等离子体电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15): 154202.
doi: 10.7498/aps.61.154202
|
[7] |
刘建军. (Zn,Al)O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电导率的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3): 037102.
doi: 10.7498/aps.60.037102
|
[8] |
王君君, 龚静, 宫振丽, 闫晓丽, 高舒, 王波.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解质(PEO)8-ZnO-LiClO4微结构及电导率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7803.
doi: 10.7498/aps.60.127803
|
[9] |
罗 涛, 朱 伟, 石勤伟, 王晓平. 准粒子谱函数对单层石墨片最小电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6): 3775-3779.
doi: 10.7498/aps.57.3775
|
[10] |
蒋吉昊, 王桂吉, 杨 宇. 一种测量金属电爆炸过程中电导率的新方法. 物理学报,
2008, 57(2): 1123-1127.
doi: 10.7498/aps.57.1123
|
[11] |
石雁祥, 葛德彪, 吴 健. 尘埃粒子充放电过程对尘埃等离子体电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10): 5318-5324.
doi: 10.7498/aps.55.5318
|
[12] |
徐任信, 陈 文, 周 静. 聚合物电导率对0-3型压电复合材料极化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8): 4292-4297.
doi: 10.7498/aps.55.4292
|
[13] |
郭洪霞, 麦振洪. 电导率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6, 45(1): 65-72.
doi: 10.7498/aps.45.65
|
[14] |
苏昉, 谢斌, 赵明文, 吴希俊. 纳米CaF2离子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静水压效应. 物理学报,
1995, 44(5): 755-762.
doi: 10.7498/aps.44.755
|
[15] |
苏昉, 吴希俊, 秦晓英, 谢斌, 纪小丽. 纳米CaF2和纳米Ca0.75La0.25F2.25的结构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3, 42(6): 969-977.
doi: 10.7498/aps.42.969
|
[16] |
蒋祺, 龚昌德. 等能谷间杂质散射对无序层状系统电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9, 38(4): 600-606.
doi: 10.7498/aps.38.600
|
[17] |
蒋祺, 龚昌德. 无序层状系统的电导率. 物理学报,
1988, 37(6): 941-949.
doi: 10.7498/aps.37.941
|
[18] |
赵宗源, 陈立泉, 倪泳明, 马明荣. 室温快离子导体Rb4Cu16I7Cl13的电导率和热容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11): 1556-1562.
doi: 10.7498/aps.33.1556
|
[19] |
古月. 高频离子源的一些特性. 物理学报,
1960, 16(2): 107-110.
doi: 10.7498/aps.16.107
|
[20] |
林为干. 调频讯号的一些特性. 物理学报,
1956, 12(2): 85-95.
doi: 10.7498/aps.12.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