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玮迪, 张培源, 刘翔, 田雪芬, 付馨葛, 邓爱红.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H/He中性束辐照钨钾合金中缺陷的演化. 物理学报,
2021, 70(16): 167803.
doi: 10.7498/aps.70.20210438
|
[2] |
华津宇, 盛政明. 电子束尾波对质子束自调制尾波相速度影响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70(13): 139401.
doi: 10.7498/aps.70.20202086
|
[3] |
朱特, 曹兴忠. 正电子湮没谱学在金属材料氢/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学报,
2020, 69(17): 177801.
doi: 10.7498/aps.69.20200724
|
[4] |
贺慧芳, 陈志权. 用正电子湮没研究纳米碲化铋的缺陷及其对热导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5, 64(20): 207804.
doi: 10.7498/aps.64.207804
|
[5] |
张丽娟, 张传超, 廖威, 刘建党, 谷冰川, 袁晓东, 叶邦角. 氘化对KH2PO4晶体微观缺陷影响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9): 097802.
doi: 10.7498/aps.64.097802
|
[6] |
杨昆, 刘新新, 李晓苇. 数据插值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的图像重建影响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4): 147802.
doi: 10.7498/aps.62.147802
|
[7] |
朱正和, 付依备. 分子XH(X=O, S, Se和 Te)中的正电子能级与正电子原子.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0302.
doi: 10.7498/aps.60.040302
|
[8] |
郝颖萍, 陈祥磊, 成斌, 孔伟, 许红霞, 杜淮江, 叶邦角. SmFeAsO材料的正电子寿命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4): 2789-2794.
doi: 10.7498/aps.59.2789
|
[9] |
李卓昕, 王丹妮, 王宝义, 薛德胜, 魏龙, 秦秀波. 水蒸气退火多孔硅发光性能的正电子谱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915-8919.
doi: 10.7498/aps.59.8915
|
[10] |
周凯, 李辉, 王柱. 正电子湮没谱和光致发光谱研究掺锌GaSb质子辐照缺陷. 物理学报,
2010, 59(7): 5116-5121.
doi: 10.7498/aps.59.5116
|
[11] |
魏 强, 刘 海, 何世禹, 郝小鹏, 魏 龙. 质子辐照铝膜反射镜的慢正电子湮没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10): 5525-5530.
doi: 10.7498/aps.55.5525
|
[12] |
王营冠, 罗正明. 非弹性核反应对质子束能量沉积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0, 49(8): 1639-1643.
doi: 10.7498/aps.49.1639
|
[13] |
吴奕初, 朱梓英, 伊东芳子, 伊藤泰男. 镍中氢与缺陷互作用的正电子寿命和多普勒展宽研究. 物理学报,
1997, 46(2): 406-410.
doi: 10.7498/aps.46.406
|
[14] |
彭栋梁, 王天民, 童志深. 形变充氢多晶纯钴中缺陷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7): 1106-1110.
doi: 10.7498/aps.41.1106
|
[15] |
王小刚, 张宏. 铝中氢-空位复合体的正电子湮没特性. 物理学报,
1992, 41(4): 633-639.
doi: 10.7498/aps.41.633
|
[16] |
吴奕初, 田中卓, 常香荣, 肖纪美. 应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多晶形变镍中氢和缺陷的互作用. 物理学报,
1991, 40(11): 1883-1887.
doi: 10.7498/aps.40.1883
|
[17] |
.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凝聚态甲烷的温度关系. 物理学报,
1990, 39(7): 106-111.
doi: 10.7498/aps.39.106
|
[18] |
堪季强;龙期威;汪克林. 小空位团浅能级对正电子的声子激发比捕获率. 物理学报,
1989, 38(8): 1360-1363.
doi: 10.7498/aps.38.1360
|
[19] |
高愈尊, 大贯惣明, 高桥平七郎, 佐藤義一, 竹山太郎. 氢离子注入对硅单晶电子辐照缺陷和氢泡形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8, 37(1): 152-156.
doi: 10.7498/aps.37.152
|
[20] |
朱洪元, 何祚庥, 戴元本. 核子结构对质子俘获μ- 介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59, 15(10): 521-524.
doi: 10.7498/aps.15.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