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新成, 廖文虎, 左敏. 非共振圆偏振光作用下单层二硫化钼电子结构及其自旋/谷输运性质. 物理学报,
2018, 67(10): 107101.
doi: 10.7498/aps.67.20180213
|
[2] |
杨欢, 张穗萌, 邢玲玲, 吴兴举, 赵敏福. 电子垂直入射电离氦原子碰撞机理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7, 66(7): 073401.
doi: 10.7498/aps.66.073401
|
[3] |
周娅, 吴正茂, 樊利, 孙波, 何洋, 夏光琼. 基于椭圆偏振光注入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模式单周期振荡产生两路光子微波. 物理学报,
2015, 64(20): 204203.
doi: 10.7498/aps.64.204203
|
[4] |
刘超, 岑兆丰, 李晓彤, 许伟才, 尚红波, 能芬, 陈立. 关于部分偏振光能量传递和偏振态的光线椭圆分析方法. 物理学报,
2012, 61(13): 134201.
doi: 10.7498/aps.61.134201
|
[5] |
徐凯, 杨艳芳, 何英, 韩小红, 李春芳. 局域椭圆偏振光束强聚焦性质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9): 6125-6130.
doi: 10.7498/aps.59.6125
|
[6] |
张娜珍, 仓怀文, 王卫国, 苗书一, 金峰, 吴庆浩, 花磊, 李海洋. 乙醚团簇在纳秒激光场中的多价电离及其电子能量分布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7): 4556-4562.
doi: 10.7498/aps.58.4556
|
[7] |
孙 恺, 辛 煜, 黄晓江, 袁强华, 宁兆元. 60MHz电容耦合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10): 6465-6470.
doi: 10.7498/aps.57.6465
|
[8] |
高 飞, 毛 明, 丁振峰, 王友年. 射频感应耦合Ar-N2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的Langmuir探针测量及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8): 5123-5129.
doi: 10.7498/aps.57.5123
|
[9] |
郑瑞伦. 圆柱状量子点量子导线复合系统的激子能量和电子概率分布. 物理学报,
2007, 56(8): 4901-4907.
doi: 10.7498/aps.56.4901
|
[10] |
郑瑞伦, 陈志谦, 张翠玲, 刘 俊. HgS/CdS/HgS球状纳米系统电子的能量与寿命以及概率分布. 物理学报,
2003, 52(9): 2284-2289.
doi: 10.7498/aps.52.2284
|
[11] |
齐静波, 陈重阳, 王炎森. 类钠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物理学报,
2001, 50(8): 1475-1480.
doi: 10.7498/aps.50.1475
|
[12] |
邓朝勇, 赵辉, 王永生.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电子能量的空间分布. 物理学报,
2001, 50(7): 1385-1389.
doi: 10.7498/aps.50.1385
|
[13] |
方渡飞, 王炎森, 胡畏, 高海滨, 陆福全. 类硼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物理学报,
1993, 42(1): 40-45.
doi: 10.7498/aps.42.40
|
[14] |
徐慧, 曾红涛. 无序系统中电子局域态分布. 物理学报,
1992, 41(10): 1666-1671.
doi: 10.7498/aps.41.1666
|
[15] |
朱蔚雯, 朱文玉, 王渭源. 用椭圆偏振光法四相模型研究Si SOI光学性质. 物理学报,
1986, 35(6): 797-802.
doi: 10.7498/aps.35.797
|
[16] |
陈建文, 傅淑芬. 放电激励KrF,ArF激光器中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输运系数的计算. 物理学报,
1981, 30(9): 1165-1173.
doi: 10.7498/aps.30.1165
|
[17] |
莫党, 叶贤京. 离子注入硅的椭圆偏振光谱和光性. 物理学报,
1981, 30(10): 1287-1294.
doi: 10.7498/aps.30.1287
|
[18] |
李家明. 电子与类锂离子碰撞激发. 物理学报,
1980, 29(4): 419-428.
doi: 10.7498/aps.29.419
|
[19] |
莫党, 陈树光, 余玉贞, 黄炳忠. Si-SiO2膜的椭圆偏振光谱. 物理学报,
1980, 29(5): 673-676.
doi: 10.7498/aps.29.673
|
[20] |
吴全德. 光电子的初能量分布与角度分布. 物理学报,
1958, 14(2): 139-152.
doi: 10.7498/aps.14.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