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文丽, 宋玉志, 马超, 高峰, 孟庆田. 基于一个新SiH2(11A′)势能面的H+SiH反应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24, 73(20): 203401.
doi: 10.7498/aps.73.20240859
|
[2] |
崔子纯, 杨莫涵, 阮晓鹏, 范晓丽, 周峰, 刘维民. 高通量计算二维材料界面摩擦. 物理学报,
2023, 72(2): 026801.
doi: 10.7498/aps.72.20221676
|
[3] |
邱梓恒, AhmedYousif Ghazal, 龙金友, 张嵩. 三乙胺分子构象与红外光谱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10): 103601.
doi: 10.7498/aps.71.20220123
|
[4] |
朱传新, 秦建国, 郑普, 蒋励, 朱通华, 鹿心鑫. 14 MeV附近191Ir(n,2n)190Ir反应截面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19): 192501.
doi: 10.7498/aps.71.20220776
|
[5] |
李文涛, 袁美玲, 王杰敏. C++H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基于一个新构建的势能面. 物理学报,
2022, 71(9): 093402.
doi: 10.7498/aps.71.20212241
|
[6] |
赵文丽, 王永刚, 张路路, 岳大光, 孟庆田. 基于新CH2(${\tilde {\bf{X}}{}^3}{\bf{A''}}$ )势能面的${\bf C}{\bf({}^3}{\bf{P})} + {\bf{H}_2(}{\bf X^1}\Sigma _{\bf g}^ + {\bf )} $ $ \to {\bf H({}^2}{\bf S}) + {\bf CH}{(\bf{}^2}\Pi ) $ 反应量子波包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20, 69(8): 083401.
doi: 10.7498/aps.69.20200132
|
[7] |
唐晓平, 周灿华, 和小虎, 于东麒, 杨阳. 碰撞能对H+CH+→C++H2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7, 66(2): 023401.
doi: 10.7498/aps.66.023401
|
[8] |
魏强. 基于4A势能面研究C(3P)+NO(X2)CO(X1+)+N(4S)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 物理学报,
2015, 64(17): 173401.
doi: 10.7498/aps.64.173401
|
[9] |
杨雪, 闫冰, 连科研, 丁大军. 1,2-环己二酮基态光解离反应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21): 213101.
doi: 10.7498/aps.64.213101
|
[10] |
许雪松, 杨鲲, 孙佳石, 尹淑慧. O+DCl→OD+Cl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0): 103401.
doi: 10.7498/aps.63.103401
|
[11] |
韩玉龙, 李真, 汪江洪, 凤尔银, 黄武英. Mg-CO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和光谱预测. 物理学报,
2013, 62(9): 093101.
doi: 10.7498/aps.62.093101
|
[12] |
徐国亮, 刘培, 刘彦磊, 张琳, 刘玉芳. 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交换反应H(D)+SH/SD的动力学性质. 物理学报,
2013, 62(22): 223402.
doi: 10.7498/aps.62.223402
|
[13] |
朱志艳, 朱正和, 张莉, 李培刚, 唐为华, 郑莹莹. T+OD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3102.
doi: 10.7498/aps.60.123102
|
[14] |
冯兴, 朱正和, 刘晓亚, 杨向东, 黄玮. SiH2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09, 58(12): 8217-8223.
doi: 10.7498/aps.58.8217
|
[15] |
余春日, 凤尔银, 程新路, 杨向东. He-HI复合物势能面及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8): 4441-4447.
doi: 10.7498/aps.56.4441
|
[16] |
姜振益, 李盛涛. NiTi合金势能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11): 6032-6035.
doi: 10.7498/aps.55.6032
|
[17] |
韩慧仙, 彭 谦, 文振翼, 王育彬. S2O分子的局域势能面和振动光谱的解析. 物理学报,
2005, 54(1): 78-84.
doi: 10.7498/aps.54.78
|
[18] |
王晓艳, 丁世良. 用李代数方法构造四原子分子的势能面. 物理学报,
2004, 53(2): 423-426.
doi: 10.7498/aps.53.423
|
[19] |
陆 晓, 孙小军, 杨永栩. 在独立α集团模型下对敲出反应16O(p,pα)12C和16 O(α,2α)12C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3, 52(9): 2131-2134.
doi: 10.7498/aps.52.2131
|
[20] |
宁振江, 李加兴, 郭忠言, 詹文龙, 王建松, 肖国青, 王全进, 王金川, 王猛, 王建峰, 陈志强. 质子滴线核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测量. 物理学报,
2001, 50(4): 644-648.
doi: 10.7498/aps.50.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