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洪强, 罗磊, 吴泽邦, 尹开慧, 岳远霞, 杨英, 冯庆, 贾伟尧. 利用掺杂提高石墨烯吸附二氧化氮的敏感性及光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2024, 73(20): 203101.
doi: 10.7498/aps.73.20240992
|
[2] |
赵明慧, 刘忠军, 姬帅, 刘晨, 敖庆波. 超临界氮气在单壁碳纳米管内吸附行为的GCMC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22): 220201.
doi: 10.7498/aps.71.20220765
|
[3] |
吴洪芬, 冯盼君, 张烁, 刘大鹏, 高淼, 闫循旺. 铁原子吸附联苯烯单层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物理学报,
2022, 71(3): 036801.
doi: 10.7498/aps.71.20211631
|
[4] |
吴洪芬, 冯盼君, 张烁, 刘大鹏, 高淼, 闫循旺. 铁原子吸附联苯烯单层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 .
doi: 10.7498/aps.70.20211631
|
[5] |
王超, 周艳丽, 吴凡, 陈英才. 高分子链在分子刷表面吸附的Monte Carlo模拟. 物理学报,
2020, 69(16): 168201.
doi: 10.7498/aps.69.20200411
|
[6] |
王小卡, 汤富领, 薛红涛, 司凤娟, 祁荣斐, 刘静波. H,Cl和F原子钝化Cu2ZnSnS4(112)表面态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物理学报,
2018, 67(16): 166401.
doi: 10.7498/aps.67.20180626
|
[7] |
林文强, 徐斌, 陈亮, 周峰, 陈均朗. 双酚A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2016, 65(13): 133102.
doi: 10.7498/aps.65.133102
|
[8] |
曹海燕, 毕恒昌, 谢骁, 苏适, 孙立涛. 氧化石墨烯基功能纸的简易制备和染料吸附性能. 物理学报,
2016, 65(14): 146802.
doi: 10.7498/aps.65.146802
|
[9] |
孙建平, 周科良, 梁晓东. B,P单掺杂和共掺杂石墨烯对O,O2,OH和OOH吸附特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1): 018201.
doi: 10.7498/aps.65.018201
|
[10] |
黄艳平, 袁健美, 郭刚, 毛宇亮. 硅烯饱和吸附碱金属原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1): 013101.
doi: 10.7498/aps.64.013101
|
[11] |
贺艳斌, 贾建峰, 武海顺. N2H4在NiFe(111)合金表面吸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20): 203101.
doi: 10.7498/aps.64.203101
|
[12] |
路战胜, 李沙沙, 陈晨, 杨宗献. Cu/CeO2(110)界面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62(11): 117301.
doi: 10.7498/aps.62.117301
|
[13] |
孙建平, 缪应蒙, 曹相春.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掺杂Pd石墨烯吸附O2及CO. 物理学报,
2013, 62(3): 036301.
doi: 10.7498/aps.62.036301
|
[14] |
黄平, 杨春. TiO2分子在GaN(000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10): 106801.
doi: 10.7498/aps.60.106801
|
[15] |
叶佳宇, 刘亚丽, 王靖林, 何垚. Zr催化剂对NaAlH4和Na3AlH6可逆储氢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0, 59(6): 4178-4185.
doi: 10.7498/aps.59.4178
|
[16] |
张建军, 张红. Al吸附在Pt, Ir和Au的(111)面的低覆盖度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6): 4143-4149.
doi: 10.7498/aps.59.4143
|
[17] |
杨培芳, 胡娟梅, 滕波涛, 吴锋民, 蒋仕宇. 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5): 3331-3337.
doi: 10.7498/aps.58.3331
|
[18] |
林峰, 郑法伟, 欧阳方平. H2O在SrTiO3-(001)TiO2表面上吸附和解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13): 193-S198.
doi: 10.7498/aps.58.193
|
[19] |
路战胜, 罗改霞, 杨宗献. Pd与CeO2(111)面的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9): 5382-5388.
doi: 10.7498/aps.56.5382
|
[20] |
杨 春, 李言荣, 颜其礼, 刘永华. α-Al2O3(0001)表面原子缺陷对ZnO吸附影响. 物理学报,
2005, 54(5): 2364-2368.
doi: 10.7498/aps.54.2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