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萤, 闫裕杰, 武岳彤, 王奇思. 铜氧化物超导体电荷序的共振X射线散射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2025, 74(8): 087402.
doi: 10.7498/aps.74.20241402
|
[2] |
李泽众, 洪文山, 谢涛, 刘畅, 罗会仟. 铁砷化物超导体的自旋激发谱. 物理学报,
2025, 74(1): 017401.
doi: 10.7498/aps.74.20241534
|
[3] |
陈卓昱, 黄浩亮, 薛其坤. 常压下双层结构镍氧化物薄膜高温超导电性的发现与研究展望. 物理学报,
2025, 74(9): 097401.
doi: 10.7498/aps.74.20250331
|
[4] |
向涛. 高温超导: 推动量子多体理论革命的引擎. 物理学报,
2025, 74(7): 077403.
doi: 10.7498/aps.74.20250313
|
[5] |
赵林, 刘国东, 周兴江. 高温超导体电子结构和超导机理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物理学报,
2021, 70(1): 017406.
doi: 10.7498/aps.70.20201913
|
[6] |
王海波, 罗震林, 刘清青, 靳常青, 高琛, 张丽. 共振X射线衍射研究高温超导Sr2CuO3.4晶体中的调制结构. 物理学报,
2019, 68(18): 187401.
doi: 10.7498/aps.68.20190494
|
[7] |
金康, 经光银. 双电层相互作用下主动粒子系统的压强. 物理学报,
2019, 68(17): 170501.
doi: 10.7498/aps.68.20190435
|
[8] |
龚冬良, 罗会仟. 铁基超导体中的反铁磁序和自旋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18, 67(20): 207407.
doi: 10.7498/aps.67.20181543
|
[9] |
赵林, 刘国东, 周兴江. 铁基高温超导体电子结构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20): 207413.
doi: 10.7498/aps.67.20181768
|
[10] |
王妙, 杨万民, 杨芃焘, 王小梅, 张明, 胡成西. BaO掺杂对单畴GdBCO超导块材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6, 65(22): 227401.
doi: 10.7498/aps.65.227401
|
[11] |
李干, 程谋森, 李小康. 激光烧蚀聚甲醛的热-化学耦合模型及其验证. 物理学报,
2014, 63(10): 107901.
doi: 10.7498/aps.63.107901
|
[12] |
王萌, 欧云波, 李坊森, 张文号, 汤辰佳, 王立莉, 薛其坤, 马旭村. SrTiO3(001)衬底上单层FeSe超导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 物理学报,
2014, 63(2): 027401.
doi: 10.7498/aps.63.027401
|
[13] |
朱国强, Jean-Pierre Boeuf, 李进贤. 压强与功率对高气压空气微波放电自组织结构影响的数值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5202.
doi: 10.7498/aps.61.235202
|
[14] |
赵宏伟, 孟豪, 张凌峰, 查国桥, 周世平. 欠掺杂高温超导体中的涡旋电荷结构相变. 物理学报,
2009, 58(6): 4189-4193.
doi: 10.7498/aps.58.4189
|
[15] |
左涛, 赵新杰, 王小坤, 岳宏卫, 方兰, 阎少林. LaAlO3衬底高温超导线性相位滤波器. 物理学报,
2009, 58(6): 4194-4198.
doi: 10.7498/aps.58.4194
|
[16] |
尤育新, 赵志刚, 王 进, 刘 楣. 高温超导体中约瑟夫森涡旋流阻的振荡效应. 物理学报,
2008, 57(11): 7252-7256.
doi: 10.7498/aps.57.7252
|
[17] |
余学才, 叶玉堂, 程 琳. 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气体的势场有效性和粒子数极限判据. 物理学报,
2006, 55(2): 551-554.
doi: 10.7498/aps.55.551
|
[18] |
余学才, 莫 影. 势场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临界温度. 物理学报,
2004, 53(12): 4075-4079.
doi: 10.7498/aps.53.4075
|
[19] |
周世平, 瞿海, 廖红印. 高温超导混合配对态与磁通涡旋格子. 物理学报,
2002, 51(10): 2355-2361.
doi: 10.7498/aps.51.2355
|
[20] |
曹天德, 黄清龙. 二分量高温超导机理. 物理学报,
2002, 51(7): 1600-1603.
doi: 10.7498/aps.51.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