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炅远, 孟举, 王克栋. $ {{\mathrm{C}}}_{4}^{-} $离子的低能电子弹性散射研究: 共振态与同分异构. 物理学报,
2024, 73(24): 243401.
doi: 10.7498/aps.73.20241377
|
[2] |
董建敏, 李君清, 苏昕宁, 王艳召, 张鸿飞, 左维. 致密天体中电子气体对原子核结构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4): 2294-2299.
doi: 10.7498/aps.58.2294
|
[3] |
邓一兵, 王世来. 动量空间中能质子-12C弹性散射截面和自旋量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1): 137-142.
doi: 10.7498/aps.56.137
|
[4] |
顾运厅, 冯禄燕, 陶军全, 黄天衡, 罗 春, 马维兴. 46.8MeV的p+12C非弹性散射.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666-4668.
doi: 10.7498/aps.54.4666
|
[5] |
凤任飞, 武淑兰, 暨 青, 朱林繁, 刘小井, 徐克尊. 惰性气体原子对2500eV电子的绝对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物理学报,
1998, 47(8): 1272-1277.
doi: 10.7498/aps.47.1272
|
[6] |
孟杰. 转动原子核的对关联变化. 物理学报,
1993, 42(3): 368-372.
doi: 10.7498/aps.42.368
|
[7] |
李彤, 徐向东, 刘强, 钱青, 陈学俊. 多重散射展开方法应用于电子-氢原子弹性散射角分布的计算. 物理学报,
1993, 42(6): 905-910.
doi: 10.7498/aps.42.905
|
[8] |
李少甫, 刘强, 徐向东, 钱青, 陈学俊. 多重散射展开方法应用于正电子-氢原子的弹性散射角分布的计算. 物理学报,
1993, 42(6): 911-917.
doi: 10.7498/aps.42.911
|
[9] |
陶昉, 张泰永, 牛世文, 勾成, 施仲坚, 林泉. 中子非弹性散射对Bi12GeO20和Bi12SiO20旋声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6, 35(2): 196-202.
doi: 10.7498/aps.35.196
|
[10] |
李扬国, 刘宪辉. 高能质子在原子核上散射的自旋打翻效应. 物理学报,
1977, 26(2): 180-183.
doi: 10.7498/aps.26.180
|
[11] |
张禹顺, 李扬国. 高能质子与原子核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 物理学报,
1977, 26(5): 449-454.
doi: 10.7498/aps.26.449
|
[12] |
曹昌祺, 秦旦华. 电子-质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Ⅱ). 物理学报,
1976, 25(4): 308-315.
doi: 10.7498/aps.25.308
|
[13] |
曹昌祺, 秦旦华. 电子-质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Ⅰ). 物理学报,
1976, 25(3): 197-214.
doi: 10.7498/aps.25.197
|
[14] |
何祚庥, 张肇西, 谢诒成. 层子模型和高能电子深度非弹性散射. 物理学报,
1975, 24(2): 115-123.
doi: 10.7498/aps.24.115
|
[15] |
王凡, 钱汉文, 曹惠玉. C12(d,α0)B10反应的分析. 物理学报,
1966, 22(5): 611-614.
doi: 10.7498/aps.22.611
|
[16] |
刘炳东, 何国柱. 用高能核子非弹性散射研究核力有效势. 物理学报,
1966, 22(5): 569-579.
doi: 10.7498/aps.22.569
|
[17] |
曾谨言, 陈健华, 魏海官. 对力对希土原子核性质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65, 21(2): 267-316.
doi: 10.7498/aps.21.267
|
[18] |
王璈, 李鹤年, 简而智, 萧健. 高能带电粒子直接产生电子对. 物理学报,
1961, 17(6): 263-272.
doi: 10.7498/aps.17.263
|
[19] |
周光召, 戴元本. μ介子与轻原子核散射时的反冲效应. 物理学报,
1960, 16(2): 76-80.
doi: 10.7498/aps.16.76
|
[20] |
金星南. 高能电子对原子核弹性散射的一个近似计算法. 物理学报,
1956, 12(5): 447-458.
doi: 10.7498/aps.12.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