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润, 邵旭萍, 黄云霞, 杨晓华. BrF分子电磁偶极跃迁转动超精细微波谱模拟. 物理学报,
2023, 72(4): 043301.
doi: 10.7498/aps.72.20221957
|
[2] |
石玗, 郭朝博, 黄健康, 樊丁. 脉冲电流作用下TIG电弧的数值分析.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8102.
doi: 10.7498/aps.60.048102
|
[3] |
郝延明, 王玲玲, 严达利, 安力群. 电弧炉制备的Sm2Fe17-xCrx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物理学报,
2009, 58(10): 7222-7226.
doi: 10.7498/aps.58.7222
|
[4] |
赵廷凯, 柳永宁. 温控电弧放电法大量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物理学报,
2004, 53(11): 3961-3965.
doi: 10.7498/aps.53.3961
|
[5] |
王 淼, 李振华, 鲁 阳, 陈小华, 陈忠才, 齐仲甫, 李文铸. 在氢气氛围下利用电弧放电法大量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0, 49(6): 1106-1108.
doi: 10.7498/aps.49.1106
|
[6] |
刘成林, 钟菊花, 李远光, 张兆奎. 铁电超微粒/硬脂酸LB膜的制备和光谱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8, 47(10): 1680-1684.
doi: 10.7498/aps.47.1680
|
[7] |
刘存业, 李建. 溅射银超细微晶膜分析. 物理学报,
1997, 46(9): 1768-1773.
doi: 10.7498/aps.46.1768
|
[8] |
刘存业, 李建, 梁一平. 氧化亚银(Ag2O)超细微粒结构演化分析. 物理学报,
1997, 46(2): 306-313.
doi: 10.7498/aps.46.306
|
[9] |
王传敏, 吴锦雷, 夏宗炬, 邹英华. 金属超微粒子-半导体薄膜的光学瞬态响应. 物理学报,
1996, 45(12): 2073-2081.
doi: 10.7498/aps.45.2073
|
[10] |
梁一平, 邓昭镜, 李建, 王跃. 铁超微粒聚集体的分形结构. 物理学报,
1995, 44(8): 1244-1248.
doi: 10.7498/aps.44.1244
|
[11] |
王锦辉, 陈允鸿, 陆怀先, 鹿牧, 都有为. 88Ni-Fe合金超细微粒的制备、磁性以及热分析. 物理学报,
1995, 44(8): 1291-1295.
doi: 10.7498/aps.44.1291
|
[12] |
李建, 刘存业, 梁一平, 任洪湘, 邓昭镜, 刘昌信. 溅射法制备Ag/Ag2O超微粒子的分析. 物理学报,
1994, 43(11): 1876-1882.
doi: 10.7498/aps.43.1876
|
[13] |
黄珏华, 薛增泉. 镶嵌于基质中的金属超微粒子特性研究(Ⅰ)——超微粒子的量子阱点模型. 物理学报,
1993, 42(3): 385-393.
doi: 10.7498/aps.42.385
|
[14] |
邓昭镜. 超微粒蒸发源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8): 1255-1260.
doi: 10.7498/aps.41.1255
|
[15] |
都有为, 徐明祥, 吴坚, 史莹冰, 陆怀先, 薛荣华. 镍超细微颗粒的磁性. 物理学报,
1992, 41(1): 149-154.
doi: 10.7498/aps.41.149
|
[16] |
李华, 龚伟. 铁、钴、镍金属超微粒的制备与磁性. 物理学报,
1991, 40(8): 1356-1363.
doi: 10.7498/aps.40.1356
|
[17] |
李若林, 李增发, 张春平, 张光寅. 球形α-Fe2O3超微粒的红外光学特性和表面模吸收. 物理学报,
1989, 38(10): 1585-1592.
doi: 10.7498/aps.38.1585
|
[18] |
张旭, 周京福, 薛增泉, 吴全德. 银超微粒子在半导体氧化钡薄膜中的生长特性. 物理学报,
1988, 37(6): 924-930.
doi: 10.7498/aps.37.924
|
[19] |
吴坚, 陆怀先, 都有为, 高学奎, 王挺祥. 超细Fe微粒表面氧化层的磁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88, 37(12): 2044-2047.
doi: 10.7498/aps.37.2044
|
[20] |
唐福海. 在交流电弧中利用分馏法对金属铝中微量杂质的光谱定量分析. 物理学报,
1961, 17(10): 43-47.
doi: 10.7498/aps.1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