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硕, 程鹏, 陈岚, 吴克辉. 硅烯的化学功能化. 物理学报,
2017, 66(21): 216805.
doi: 10.7498/aps.66.216805
|
[2] |
陈剑辉, 杨静, 沈艳娇, 李锋, 陈静伟, 刘海旭, 许颖, 麦耀华. 后退火增强氢化非晶硅钝化效果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19): 198801.
doi: 10.7498/aps.64.198801
|
[3] |
冯博, 甘雪涛, 刘圣, 赵建林. 光波场中多边位错向螺旋位错的转化. 物理学报,
2011, 60(9): 094203.
doi: 10.7498/aps.60.094203
|
[4] |
邓泽超, 罗青山, 褚立志, 丁学成, 梁伟华, 傅广生, 王英龙. 衬底加温和后续热退火法形成纳米硅晶粒成核势垒的比较. 物理学报,
2010, 59(7): 4802-4807.
doi: 10.7498/aps.59.4802
|
[5] |
李卓昕, 王丹妮, 王宝义, 薛德胜, 魏龙, 秦秀波. 水蒸气退火多孔硅发光性能的正电子谱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915-8919.
doi: 10.7498/aps.59.8915
|
[6] |
唐正霞, 沈鸿烈, 江丰, 方茹, 鲁林峰, 黄海宾, 蔡红. 变温退火制备铝诱导大晶粒多晶硅薄膜的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2): 8770-8775.
doi: 10.7498/aps.59.8770
|
[7] |
王晓强, 栗军帅, 陈 强, 祁 菁, 尹 旻, 贺德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CVD低温生长硅薄膜过程中的铝诱导晶化. 物理学报,
2005, 54(1): 269-273.
doi: 10.7498/aps.54.269
|
[8] |
蒋 乐, 杨德仁, 余学功, 马向阳, 徐 进, 阙端麟. 直拉硅中氮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对氧沉淀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3, 52(8): 2000-2004.
doi: 10.7498/aps.52.2000
|
[9] |
许强, 王建宝, 袁健, 陆昉, 孙恒慧. 重掺硼快速退火分子束外延硅的X射线衍射研究. 物理学报,
1995, 44(3): 432-438.
doi: 10.7498/aps.44.432
|
[10] |
余明斌, 何宇亮, 刘洪涛, 罗晋生. 纳米硅薄膜退火特性. 物理学报,
1995, 44(4): 634-639.
doi: 10.7498/aps.44.634
|
[11] |
沈学础, 朱景兵, 穆耀明, 刘普林. 硅中磷塞曼杂化态的波函数混和与组成. 物理学报,
1994, 43(9): 1544-1552.
doi: 10.7498/aps.43.1544
|
[12] |
于工, 郝茂盛, 张仿清, 陈光华. 用模拟退火模型研究非晶硅的结构和振动性质. 物理学报,
1993, 42(2): 314-319.
doi: 10.7498/aps.42.314
|
[13] |
李晓雷, 陆昉, 孙恒慧, 黄庆红. 低剂量磷离子注入快速退火硅中的缺陷研究. 物理学报,
1992, 41(6): 985-991.
doi: 10.7498/aps.41.985
|
[14] |
陈存礼, 李建年, 华文玉. 钛-硅系快速热退火固相反应机制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90, 39(7): 127-133.
doi: 10.7498/aps.39.127
|
[15] |
何宇亮, 周衡南, 刘湘娜, 程光煦, 余是东. 非晶硅薄膜晶化过程中微结构的分析. 物理学报,
1990, 39(11): 1796-1802.
doi: 10.7498/aps.39.1796
|
[16] |
徐祖雄, 马如璋. 非晶态合金Fe81B13.5Si3.5C2在退火过程中磁各向异性和晶化的穆斯堡尔研究. 物理学报,
1988, 37(11): 1843-1848.
doi: 10.7498/aps.37.1843
|
[17] |
许振嘉, 陈维德. CW CO2激光退火在硅中产生的氧沾污. 物理学报,
1984, 33(1): 9-15.
doi: 10.7498/aps.33.9
|
[18] |
莫党, 卢因诚, 李旦晖, 刘尚合, 卢武星. 用椭圆偏光法研究硅中砷离子注入的损伤和退火效应. 物理学报,
1980, 29(9): 1214-1216.
doi: 10.7498/aps.29.1214
|
[19] |
王贵华, 刘振茂. 硅中滑移多边化. 物理学报,
1965, 21(7): 1461-1463.
doi: 10.7498/aps.21.1461
|
[20] |
谭树松, М.Л.Бернштейн. 钼及钼合金的多边形化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64, 20(6): 528-539.
doi: 10.7498/aps.2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