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婷, 卢晓同, 周驰华, 尹默娟, 王叶兵, 常宏. 利用钟跃迁谱线测量超稳光学参考腔的零温漂点. 物理学报,
2021, 70(7): 073701.
doi: 10.7498/aps.70.20201721
|
[2] |
刘幸, 郭红梅, 付饶, 范浩然, 冯帅, 陈笑, 李传波, 王义全. 基于环形微腔的多频段三角晶格光子晶体耦合腔波导光学传输特性. 物理学报,
2018, 67(23): 234201.
doi: 10.7498/aps.67.20181579
|
[3] |
周静, 王鸣, 倪海彬, 马鑫. 环形狭缝腔阵列光学特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22): 227301.
doi: 10.7498/aps.64.227301
|
[4] |
王兵, 吴秀清. 双色噪声驱动光学双稳系统的弛豫时间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4214.
doi: 10.7498/aps.60.074214
|
[5] |
王兵, 严少平, 吴秀清. 交叉关联噪声对光学双稳系统平均首通时间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9, 58(8): 5191-5195.
doi: 10.7498/aps.58.5191
|
[6] |
吴亚敏, 陈国庆. 带壳颗粒复合介质光学双稳的温度效应. 物理学报,
2009, 58(3): 2056-2060.
doi: 10.7498/aps.58.2056
|
[7] |
林 敏, 方利民, 朱若谷. 双频信号作用下耦合双稳系统的双共振特性. 物理学报,
2008, 57(5): 2638-2642.
doi: 10.7498/aps.57.2638
|
[8] |
宁丽娟, 徐 伟. 光学双稳系统中的随机共振. 物理学报,
2007, 56(4): 1944-1947.
doi: 10.7498/aps.56.1944
|
[9] |
陈 峻, 刘正东, 尤素萍. 准Λ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烧孔和光学双稳现象. 物理学报,
2006, 55(12): 6410-6413.
doi: 10.7498/aps.55.6410
|
[10] |
冷永刚, 王太勇, 郭 焱, 汪文津, 胡世广.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物理学报,
2005, 54(3): 1118-1125.
doi: 10.7498/aps.54.1118
|
[11] |
陆兴中, 高 雷. 颗粒复合介质在高温下的光学双稳特性. 物理学报,
2004, 53(12): 4373-4377.
doi: 10.7498/aps.53.4373
|
[12] |
刘要稳, 赵 鸿, 汪映海. 光学双稳系统中不稳态的控制. 物理学报,
1999, 48(2): 198-205.
doi: 10.7498/aps.48.198
|
[13] |
赵国忠, 潘少华. 半导体超晶格子带间跃迁的光学双稳. 物理学报,
1996, 45(6): 929-939.
doi: 10.7498/aps.45.929
|
[14] |
王海, 郜江瑞, 谢常德, 彭堃墀. 非简并光学参量振荡腔非稳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95, 44(10): 1563-1570.
doi: 10.7498/aps.44.1563
|
[15] |
欧发. 光学耗散系统的准热力学模型及其在光学双稳性相变问题上的应用. 物理学报,
1992, 41(8): 1222-1233.
doi: 10.7498/aps.41.1222
|
[16] |
赛·萨楚尔夫, 胡岗. 劣腔情况失谐双光子光学双稳系统的原子压缩效应. 物理学报,
1992, 41(4): 578-586.
doi: 10.7498/aps.41.578
|
[17] |
马文骐, 杨国健, 胡岗. 单模光学双稳系统的不稳定区整体分布及分岔与混沌. 物理学报,
1989, 38(3): 414-421.
doi: 10.7498/aps.38.414
|
[18] |
赫光生, 周福新, 刘颂豪. 准共振吸收染料介质的瞬态纯光学双稳性研究. 物理学报,
1985, 34(10): 1241-1248.
doi: 10.7498/aps.34.1241
|
[19] |
李永贵, 张洪钧. 混合型光学双稳特性分析. 物理学报,
1983, 32(3): 301-308.
doi: 10.7498/aps.32.301
|
[20] |
叶佩弦, 张绮香. 双光子共振介质光学双稳特性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1982, 31(6): 779-793.
doi: 10.7498/aps.31.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