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贺, 杨亚晶, 唐玉凝, 魏衍举. 声致液滴失稳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24, 73(20): 204204.
doi: 10.7498/aps.73.20240965
|
[2] |
应耀俊, 李海彬. 不对称双势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23, 72(13): 130303.
doi: 10.7498/aps.72.20230419
|
[3] |
高艺雯, 王影, 田文得, 陈康. 空间调制的驱动外场下活性聚合物的动力学行为. 物理学报,
2022, 71(24): 240501.
doi: 10.7498/aps.71.20221367
|
[4] |
何圣仲, 周国华, 许建平, 吴松荣, 陈利. 输出电容时间常数对V2控制Buck变换器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4, 63(13): 130501.
doi: 10.7498/aps.63.130501
|
[5] |
夏小飞, 王俊松. 基于分岔理论的突触可塑性对神经群动力学特性调控规律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4): 140503.
doi: 10.7498/aps.63.140503
|
[6] |
徐志成, 钟伟荣. C60轰击石墨烯的瞬间动力学. 物理学报,
2014, 63(8): 083401.
doi: 10.7498/aps.63.083401
|
[7] |
陈军, 李春光. 禁忌学习神经元模型的电路设计及其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2011, 60(2): 020502.
doi: 10.7498/aps.60.020502
|
[8] |
吴亚敏, 陈国庆. 梯度颗粒复合介质的光学双稳. 物理学报,
2010, 59(1): 592-596.
doi: 10.7498/aps.59.592
|
[9] |
李立, 张新陆, 崔金辉, 陈历学. Tm3+/Yb3+共掺激光晶体的本征光学双稳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物理学报,
2010, 59(2): 1052-1062.
doi: 10.7498/aps.59.1052
|
[10] |
吴亚敏, 陈国庆. 带壳颗粒复合介质光学双稳的温度效应. 物理学报,
2009, 58(3): 2056-2060.
doi: 10.7498/aps.58.2056
|
[11] |
张新陆, 王月珠, 李立, 鞠有伦, 姜波. 端面抽运Tm,Ho:YLF激光器双稳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9, 58(2): 964-969.
doi: 10.7498/aps.58.964
|
[12] |
张新陆, 王月珠, 李 立, 鞠有伦. 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Tm,Ho:YLF激光器双稳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57(3): 1699-1703.
doi: 10.7498/aps.57.1699
|
[13] |
李 立, 张新陆, 陈历学, 王 冉. 掺Tm激光晶体的可见与红外发光转换及双稳多色开关. 物理学报,
2008, 57(9): 5675-5683.
doi: 10.7498/aps.57.5675
|
[14] |
罗宇峰, 钟 澄, 张 莉, 严学俭, 李 劲, 蒋益明. 方块电阻法原位表征Cu薄膜氧化反应动力学规律. 物理学报,
2007, 56(11): 6722-6726.
doi: 10.7498/aps.56.6722
|
[15] |
陈国庆, 吴亚敏, 陆兴中. 金属/电介质颗粒复合介质光学双稳的温度效应. 物理学报,
2007, 56(2): 1146-1151.
doi: 10.7498/aps.56.1146
|
[16] |
李剑锋, 张红东, 邱 枫, 杨玉良. 模拟囊泡形变动力学的新方法离散空间变分法. 物理学报,
2005, 54(9): 4000-4005.
doi: 10.7498/aps.54.4000
|
[17] |
付文玉, 侯锡苗, 贺丽霞, 郑志刚. 少体硬球系统的动力学与统计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6): 2552-2556.
doi: 10.7498/aps.54.2552
|
[18] |
贾新鸿, 吴正茂, 夏光琼. 基于NOLF双稳效应对经DSF压缩后的超短光脉冲进行消基座. 物理学报,
2005, 54(2): 782-788.
doi: 10.7498/aps.54.782
|
[19] |
陆兴中, 高 雷. 颗粒复合介质在高温下的光学双稳特性. 物理学报,
2004, 53(12): 4373-4377.
doi: 10.7498/aps.53.4373
|
[20] |
吴长锋, 秦伟平, 秦冠仕, 黄世华, 张继森, 赵 丹, 吕少哲, 林海燕, 刘晃清. TiO2∶Mo体系的光子雪崩上转换. 物理学报,
2003, 52(6): 1540-1544.
doi: 10.7498/aps.52.1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