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伟, 万静, 蒙列, 罗曜伟, 郭明瑞. D型光纤与微管耦合的微流控折射率传感器. 物理学报,
2022, 71(21): 210701.
doi: 10.7498/aps.71.20221137
|
[2] |
刘华松, 刘丹丹, 姜承慧, 王利栓, 姜玉刚, 孙鹏, 季一勤. 周期结构薄膜在折射率色散下反射区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 017801.
doi: 10.7498/aps.63.017801
|
[3] |
苏妍妍, 龚伯仪, 赵晓鹏. 基于双负介质结构单元的零折射率超材料. 物理学报,
2012, 61(8): 084102.
doi: 10.7498/aps.61.084102
|
[4] |
童元伟, 毛宇, 庄松林. 光频段多频率域负折射率材料的数值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8): 5553-5558.
doi: 10.7498/aps.59.5553
|
[5] |
卓士创, 闫长春. 可见光紫端748 THz处的高透过率负折射率材料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1): 360-364.
doi: 10.7498/aps.59.360
|
[6] |
汤世伟, 朱卫仁, 赵晓鹏. 光波段多频负折射率超材料. 物理学报,
2009, 58(5): 3220-3223.
doi: 10.7498/aps.58.3220
|
[7] |
刘春旭, 张继森, 刘俊业, 金光. Er3+:YAlO3晶体中Λ型四能级系统的量子相干左手性. 物理学报,
2009, 58(8): 5778-5783.
doi: 10.7498/aps.58.5778
|
[8] |
周城, 高艳侠, 王培吉, 张仲, 李萍. 负折射率材料中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理论分析. 物理学报,
2009, 58(2): 914-918.
doi: 10.7498/aps.58.914
|
[9] |
赵兴涛, 侯蓝田, 刘兆伦, 王 伟, 魏红彦, 马景瑞. 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分析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 物理学报,
2007, 56(4): 2275-2280.
doi: 10.7498/aps.56.2275
|
[10] |
曾 然, 许静平, 羊亚平, 刘树田. 负折射率材料对Casimir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7, 56(11): 6446-6450.
doi: 10.7498/aps.56.6446
|
[11] |
赵天恩, 伍瑞新, 杨 帆, 陈 平. 周期性层状铁氧体-电介质复合材料中导模模式的有效负折射率. 物理学报,
2006, 55(1): 179-183.
doi: 10.7498/aps.55.179
|
[12] |
许静平, 王立刚, 羊亚平. 利用含负折射率材料的光子晶体实现角度滤波器. 物理学报,
2006, 55(6): 2765-2770.
doi: 10.7498/aps.55.2765
|
[13] |
张德生, 董孝义, 张伟刚, 王 志. 用阶跃有效折射率模型研究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 物理学报,
2005, 54(3): 1235-1240.
doi: 10.7498/aps.54.1235
|
[14] |
郑 晴, 赵晓鹏, 付全红, 赵 乾, 康 雷, 李明明. 左手材料的反射特性与负折射率行为. 物理学报,
2005, 54(12): 5683-5687.
doi: 10.7498/aps.54.5683
|
[15] |
庄 飞, 沈建其. 双轴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光纤中光子波函数几何相位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2): 955-960.
doi: 10.7498/aps.54.955
|
[16] |
任国斌, 王 智, 娄淑琴, 简水生. 高折射率芯Bragg光纤的色散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6): 1862-1867.
doi: 10.7498/aps.53.1862
|
[17] |
唐永林, 李大义, 陈建国, 康 俊. 对数型折射率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光孤子高斯型呼吸模式. 物理学报,
1999, 48(7): 1248-1253.
doi: 10.7498/aps.48.1248
|
[18] |
史新, 李新洲. 立体欠缺角和排斥力. 物理学报,
1991, 40(3): 353-358.
doi: 10.7498/aps.40.353
|
[19] |
谢苑林, 陈正豪, 周岳亮, 杨国桢, 顾世杰. 一种获得GaAs/GaAlAs多量子阱材料带边附近折射率色散关系的方法. 物理学报,
1990, 39(6): 135-141.
doi: 10.7498/aps.39.135
|
[20] |
朱诗尧, 方俊鑫. 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温度和非线性特性. 物理学报,
1986, 35(4): 451-458.
doi: 10.7498/aps.35.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