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伍冬兰, 郭自依, 周俊杰, 阮文, 曾学锋, 谢安东. 一溴化锶分子低激发态的光谱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22, 71(22): 223101.
doi: 10.7498/aps.71.20221052
|
[2] |
贾妍雯, 郭巧玲, 李鹏程, 王国利, 周效信. 中红外激光驱动激发态Na原子产生单个短脉冲. 物理学报,
2016, 65(22): 223205.
doi: 10.7498/aps.65.223205
|
[3] |
魏科伟, 陈兵, 王振洋, 祁敬娟, 陈新云, 翁铭华. 矢量介子及其激发态的讨论. 物理学报,
2013, 62(18): 181101.
doi: 10.7498/aps.62.181101
|
[4] |
赵健东, 辛洁. 高激发态原子的相干效应. 物理学报,
2012, 61(19): 193302.
doi: 10.7498/aps.61.193302
|
[5] |
高双红, 任兆玉, 郭平, 郑继明, 杜恭贺, 万丽娟, 郑琳琳. 石墨烯量子点的磁性及激发态性质. 物理学报,
2011, 60(4): 047105.
doi: 10.7498/aps.60.047105
|
[6] |
施德恒, 孙金锋, 刘玉芳, 马 恒, 朱遵略, 杨向东. 7Li2分子23Πu激发态的解析势能函数、振动能级及其转动惯量. 物理学报,
2007, 56(8): 4454-4460.
doi: 10.7498/aps.56.4454
|
[7] |
陈 超, 王治文, 李家明. 类锂体系激发态的精确判据. 物理学报,
2005, 54(3): 1142-1148.
doi: 10.7498/aps.54.1142
|
[8] |
高 琨, 刘晓静, 刘德胜, 解士杰. 极化子单激发态的反向极化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1): 5324-5328.
doi: 10.7498/aps.54.5324
|
[9] |
王友德, 杨治虎, 马新文, 刘惠萍, 赵孟春, 周嗣信, 刘占稳, 张文, 张雪珍, 郭晓虹, 潘广炎, 杨锋, 李大万. 高电荷态N4+与Na原子碰撞过程中靶原子激发截面的测量. 物理学报,
1996, 45(10): 1636-1640.
doi: 10.7498/aps.45.1636
|
[10] |
沈异凡, 李万兴. 激发态Na(3P)原子的碰撞缔合电离. 物理学报,
1993, 42(1): 32-39.
doi: 10.7498/aps.42.32
|
[11] |
费浩生, 陈肖慧, 韩力, 赵家龙. 用激光频域技术测量卟啉化合物激发态的弛豫过程. 物理学报,
1991, 40(1): 43-48.
doi: 10.7498/aps.40.43
|
[12] |
鲍敏琪, 仝晓民, 李家明. 离化态原子的激发态结构. 物理学报,
1989, 38(11): 1802-1808.
doi: 10.7498/aps.38.1802
|
[13] |
刘磊, 李家明. Fr原子的激发态结构. 物理学报,
1988, 37(12): 2053-2056.
doi: 10.7498/aps.37.2053
|
[14] |
金卫国, 赵国庆, 邵其鋆, 任月华, 吴向坚, 周筑颖. 用阻塞效应测量28Si 13.095MeV激发态能级寿命. 物理学报,
1987, 36(6): 819-822.
doi: 10.7498/aps.36.819
|
[15] |
李白文, 李名生. Li原子激发态的电子关联计算. 物理学报,
1986, 35(8): 1055-1061.
doi: 10.7498/aps.35.1055
|
[16] |
肖定全. 激发态极化效应的修正模型. 物理学报,
1985, 34(11): 1494-1499.
doi: 10.7498/aps.34.1494
|
[17] |
梁晓玲, 李家明. 激发态原子振子强度密度极小点. 物理学报,
1985, 34(11): 1479-1487.
doi: 10.7498/aps.34.1479
|
[18] |
张宗烨, 厉光烈. 超核激发态的对称性分类. 物理学报,
1977, 26(6): 467-476.
doi: 10.7498/aps.26.467
|
[19] |
张宗烨, 厉光烈. 超核激发态的对称性分类. 物理学报,
1976, 25(2): 172-174.
doi: 10.7498/aps.25.172
|
[20] |
叶铭汉, 夏广昌, 钟溟, 张英平, 赵忠尧. Na23(p,α)反应的两个很靠近的共振能级. 物理学报,
1964, 20(8): 728-730.
doi: 10.7498/aps.2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