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然, 冯玉军, 魏晓勇, 徐卓. PbLa(Zr, Sn, Ti)O3反铁电陶瓷在脉冲电场下的极化与相变行为. 物理学报,
2020, 69(12): 127710.
doi: 10.7498/aps.69.20200209
|
[2] |
路战胜, 李燕, 程莹洁, 李硕, 张喜林, 徐国亮, 杨宗献. 第一性原理研究O2在TiN4掺杂石墨烯上的氢化. 物理学报,
2015, 64(21): 216101.
doi: 10.7498/aps.64.216101
|
[3] |
施德恒, 孙金锋, 朱遵略, 刘玉芳, 杨向东. 中高能电子被O2及CF4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 物理学报,
2005, 54(8): 3548-3553.
doi: 10.7498/aps.54.3548
|
[4] |
陆 晓, 孙小军, 杨永栩. 在独立α集团模型下对敲出反应16O(p,pα)12C和16 O(α,2α)12C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3, 52(9): 2131-2134.
doi: 10.7498/aps.52.2131
|
[5] |
宁振江, 李加兴, 郭忠言, 詹文龙, 王建松, 肖国青, 王全进, 王金川, 王猛, 王建峰, 陈志强. 质子滴线核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测量. 物理学报,
2001, 50(4): 644-648.
doi: 10.7498/aps.50.644
|
[6] |
张东海, 孙汉城. 60 A GeV16O原子核在核乳胶中的电磁离解. 物理学报,
2000, 49(10): 1938-1946.
doi: 10.7498/aps.49.1938
|
[7] |
周效信, 张现周, 陈宏善, 董晨钟. 质子与He+,Li++高能碰撞过程中电子俘获截面的理论计算. 物理学报,
1997, 46(6): 1096-1102.
doi: 10.7498/aps.46.1096
|
[8] |
潘广炎;雷子明;杨锋;刘家瑞;于德洪;孙湘. He_2+_离子和H_2,O_2分子碰撞过程中电子俘获和靶激发的发射截面. 物理学报,
1989, 38(8): 1306-1312.
doi: 10.7498/aps.38.1306
|
[9] |
傅春寅, 鲁永令, 曾树荣. 自由多子尾区俘获动力学及多子俘获截面的测量. 物理学报,
1988, 37(3): 485-489.
doi: 10.7498/aps.37.485
|
[10] |
陈雁萍, R. J. HASTIE, 柯孚久, 蔡诗东, 陈骝. 高能俘获粒子对内扭曲模的稳定效应. 物理学报,
1988, 37(4): 546-556.
doi: 10.7498/aps.37.546
|
[11] |
阮同泽, 李炳安. 层子模型中重子的半轻子衰变和高能中微子反应. 物理学报,
1977, 26(5): 397-410.
doi: 10.7498/aps.26.397
|
[12] |
李扬国, 刘宪辉. 高能质子在原子核上散射的自旋打翻效应. 物理学报,
1977, 26(2): 180-183.
doi: 10.7498/aps.26.180
|
[13] |
吴济民, 李炳安. 层子模型中高能中微子产生△(1236)的过程. 物理学报,
1977, 26(5): 443-448.
doi: 10.7498/aps.26.443
|
[14] |
章揚忠. νμ在质子上的吸收. 物理学报,
1966, 22(7): 842-843.
doi: 10.7498/aps.22.842
|
[15] |
张宗烨, 余友文, 朱熙泉. O16偶宇称态的结构(Ⅰ). 物理学报,
1965, 21(5): 897-906.
doi: 10.7498/aps.21.897
|
[16] |
陆埮, 杨国琛, 罗辽复. 中微子的质量. 物理学报,
1964, 20(1): 19-32.
doi: 10.7498/aps.20.19
|
[17] |
彭宏安, 夏宇正, 黄世益, 曹亨道. μ-介子在Be7原子核上的俘获. 物理学报,
1960, 16(7): 379-385.
doi: 10.7498/aps.16.379
|
[18] |
朱家珍, 周光召, 彭宏安. μ-介子在He3原子核上的俘获. 物理学报,
1960, 16(2): 61-69.
doi: 10.7498/aps.16.61
|
[19] |
周光召, В.马耶夫斯基. 普适费米弱相互作用理论及μ-介子在原子核上的俘获. 物理学报,
1959, 15(7): 377-388.
doi: 10.7498/aps.15.377
|
[20] |
徐叙瑢. 在结晶发光体Zn S-Cu,Co中电子被俘获及复合时有效截面之比的测定. 物理学报,
1956, 12(1): 58-65.
doi: 10.7498/aps.1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