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左馨怡, 雷照康, 武耀蓉, 王成会. 黏弹性介质包裹的液体腔内球状泡群耦合振动模型. 物理学报,
2024, 73(15): 154301.
doi: 10.7498/aps.73.20240606
|
[2] |
赵丽霞, 王成会, 莫润阳. 多层膜磁性微泡的非线性声振动特性. 物理学报,
2021, 70(1): 014301.
doi: 10.7498/aps.70.20200973
|
[3] |
梁燚然, 梁清. 带电纳米颗粒与相分离的带电生物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 物理学报,
2019, 68(2): 028701.
doi: 10.7498/aps.68.20181891
|
[4] |
纪丹丹, 张劭光. 三区域膜泡相分离模式之间转变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8, 67(18): 188701.
doi: 10.7498/aps.67.20180828
|
[5] |
梁月凤, 张劭光. 单开口膜泡形状转变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7, 66(15): 158701.
doi: 10.7498/aps.66.158701
|
[6] |
孔祥波, 张劭光. 用弛豫法探寻新的双开口膜泡. 物理学报,
2016, 65(6): 068701.
doi: 10.7498/aps.65.068701
|
[7] |
杨盼, 涂展春. 生物膜泡形状问题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2016, 65(18): 188701.
doi: 10.7498/aps.65.188701
|
[8] |
高震, 马招, 刘迎, 韩梅梅, 王锐. 含有高阶参量的生物组织光学漫反射的半经验解析模型. 物理学报,
2014, 63(13): 134208.
doi: 10.7498/aps.63.134208
|
[9] |
高进云, 孙敦陆, 罗建乔, 李秀丽, 刘文鹏, 张庆礼, 殷绍唐. 高浓度Er3+掺杂Y3Sc2Ga3O1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晶体场模型研究. 物理学报,
2014, 63(14): 144205.
doi: 10.7498/aps.63.144205
|
[10] |
牛余全, 郑斌, 崔春红, 魏巍, 张彩霞, 孟庆田. 双柱胶体粒子与管状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2014, 63(3): 038701.
doi: 10.7498/aps.63.038701
|
[11] |
孙杜娟, 胡以华, 顾有林, 王勇, 李乐. 微生物远红外波段复折射率测定及模型构建. 物理学报,
2013, 62(9): 094218.
doi: 10.7498/aps.62.094218
|
[12] |
王康, 邓爱红, 刘莉, 李悦, 周宇璐, 侯氢, 周冰, 王珊玲. 掺He钛膜中He泡的演化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22): 226802.
doi: 10.7498/aps.61.226802
|
[13] |
徐升华, 王林伟, 孙祉伟, 王彩霞. 容器内角处流体界面特性与Surface Evolver程序适用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12, 61(16): 166801.
doi: 10.7498/aps.61.166801
|
[14] |
刘迎, 刘小君, 齐贝贝, 田会娟. 生物组织的δ-P1近似漫反射光学模型. 物理学报,
2011, 60(7): 074204.
doi: 10.7498/aps.60.074204
|
[15] |
齐贝贝, 刘迎, 贾光一, 刘小君. 用双点源-P1近似光学模型反演生物组织的光学参量. 物理学报,
2011, 60(12): 128701.
doi: 10.7498/aps.60.128701
|
[16] |
彭勇刚, 郑雨军. 双层生物膜的动力学性质. 物理学报,
2011, 60(8): 088701.
doi: 10.7498/aps.60.088701
|
[17] |
李树玲, 张劭光. 双凹盘形解开口膜泡形状的解析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59(8): 5202-5208.
doi: 10.7498/aps.59.5202
|
[18] |
周晓华, 张劭光, 杨继庆, 屈学民, 刘渊声, 王斯刚. 基于自发曲率模型对几种极限形状膜泡及典型相变和分裂过程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10): 6137-6142.
doi: 10.7498/aps.56.6137
|
[19] |
张静, 孙润广. 液晶态油酸脂质体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理化特性. 物理学报,
1994, 43(9): 1495-1501.
doi: 10.7498/aps.43.1495
|
[20] |
孙绅太, 徐祖恒, 戴静籁, 费柏梅. 磁泡石榴石外延膜磁参数漂移的起因和抑制方法. 物理学报,
1982, 31(7): 857-864.
doi: 10.7498/aps.31.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