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佳羿, 胡鹏, 王雨林, 王金灿, 唐桧波, 胡广月.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中脉冲强磁场产生的电感耦合线圈. 物理学报,
2021, 70(16): 165202.
doi: 10.7498/aps.70.20210441
|
[2] |
李晓璐, 白亚, 刘鹏. 激光等离子体光丝中太赫兹频谱的调控. 物理学报,
2020, 69(2): 024205.
doi: 10.7498/aps.69.20191200
|
[3] |
陈忠, 赵子甲, 吕中良, 李俊汉, 潘冬梅. 基于蒙特卡罗-离散纵标方法的氘氚激光等离子体聚变反应率数值模拟. 物理学报,
2019, 68(21): 215201.
doi: 10.7498/aps.68.20190440
|
[4] |
李百慧, 高勋, 宋超, 林景全. 磁空混合约束激光诱导Cu等离子体光谱特性. 物理学报,
2016, 65(23): 235201.
doi: 10.7498/aps.65.235201
|
[5] |
陈鸿, 兰慧, 陈子琪, 刘璐宁, 吴涛, 左都罗, 陆培祥, 王新兵. 脉冲激光辐照液滴锡靶等离子体极紫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15, 64(7): 075202.
doi: 10.7498/aps.64.075202
|
[6] |
刘玉柱, Gerber Thomas, Knopp Gregor. 利用强场多光子电离技术实现对多原子分子离子振动量子态的光学操控. 物理学报,
2014, 63(24): 244208.
doi: 10.7498/aps.63.244208
|
[7] |
曲丕丞, 王卫国, 赵无垛, 张桂秋, 李海洋. 电离效率对激光电离团簇的高价离子产物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18): 182101.
doi: 10.7498/aps.61.182101
|
[8] |
于新明, 程书博, 易有根, 张继彦, 蒲昱东, 赵阳, 胡峰, 杨家敏, 郑志坚. Al等离子体类锂伴线的布居机制分析及实验应用. 物理学报,
2011, 60(8): 085201.
doi: 10.7498/aps.60.085201
|
[9] |
纪运景, 卞保民, 童朝霞, 陆 建. 靶材偏置低电压对激光等离子体诱导靶上电势信号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8, 57(2): 980-984.
doi: 10.7498/aps.57.980
|
[10] |
韩敬华, 冯国英, 杨李茗, 张秋慧, 贾 俊, 李 刚, 朱启华, 周寿桓. 纳秒激光脉冲在空气中聚焦的临界自由电子密度问题. 物理学报,
2008, 57(10): 6304-6310.
doi: 10.7498/aps.57.6304
|
[11] |
于全芝, 李玉同, 蒋小华, 刘永刚, 王哲斌, 董全力, 刘 峰, 张 喆, 黄丽珍, C. Danson, D. Pepler, 丁永坤, 傅世年, 张 杰. 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对Thomson散射离子声波双峰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7, 56(1): 359-365.
doi: 10.7498/aps.56.359
|
[12] |
郑志远, 张 杰, 郝作强, 远晓辉, 张 喆, 鲁 欣, 王兆华, 魏志义. 靶结构对激光等离子体动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1): 326-330.
doi: 10.7498/aps.55.326
|
[13] |
张秋菊, 盛政明, 王兴海, 满宝元, 苍 宇, 张 杰. 相位反射产生的激光场空洞现象及其与激光等离子体参数相关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6, 55(5): 2347-2351.
doi: 10.7498/aps.55.2347
|
[14] |
徐 慧, 盛政明, 张 杰. 相对论效应对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共振吸收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6, 55(10): 5354-5361.
doi: 10.7498/aps.55.5354
|
[15] |
王哲斌, 赵 斌, 郑 坚, 胡广月, 刘万东, 俞昌旋, 蒋小华, 李文洪, 刘慎业, 丁永坤, 郑志坚. 激光等离子体中Thomson散射光谱的拟合. 物理学报,
2005, 54(1): 211-216.
doi: 10.7498/aps.54.211
|
[16] |
郑志远, 鲁 欣, 张 杰, 郝作强, 远晓辉, 王兆华. 激光等离子体动量转换效率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2005, 54(1): 192-196.
doi: 10.7498/aps.54.192
|
[17] |
张秋菊, 盛政明, 苍 宇, 张 杰. 激光脉冲诱导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及其产生的相位反射. 物理学报,
2005, 54(9): 4217-4222.
doi: 10.7498/aps.54.4217
|
[18] |
傅喜泉, 郭 弘. x射线激光在激光等离子体中传输变化及其对诊断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3, 52(7): 1682-1687.
doi: 10.7498/aps.52.1682
|
[19] |
王薇, 张杰, V.K.Senecha. 对激光等离子体中X射线的产生与辐射加热研究. 物理学报,
2002, 51(3): 590-595.
doi: 10.7498/aps.51.590
|
[20] |
张树东, 张为俊. 激光烧蚀Al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中辐射粒子的速度及激波. 物理学报,
2001, 50(8): 1512-1516.
doi: 10.7498/aps.50.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