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杰, 姬梦, 马爽. 晶面偏角对利用Voigt函数法计算硅单晶本征晶格应变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8, 67(3): 036102.
doi: 10.7498/aps.67.20172043
|
[2] |
张妮, 刘丁, 冯雪亮. 直拉硅单晶生长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相变界面形态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8, 67(21): 218701.
doi: 10.7498/aps.67.20180305
|
[3] |
王治国, 张鹏, 陈家轩, 白清顺, 梁迎春. 单晶硅纳米切削中CC键断裂对金刚石刀具磨损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5, 64(19): 198104.
doi: 10.7498/aps.64.198104
|
[4] |
那仁满都拉. 微结构固体中的孤立波及其存在条件. 物理学报,
2014, 63(19): 194301.
doi: 10.7498/aps.63.194301
|
[5] |
吉川, 徐进. 点缺陷对硼掺杂直拉硅单晶p/p+ 外延片中铜沉淀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6102.
doi: 10.7498/aps.61.236102
|
[6] |
王永志, 徐进, 王娜婷, 吉川, 张光超. 铜沉淀对直拉硅单晶中洁净区形成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1): 016105.
doi: 10.7498/aps.61.016105
|
[7] |
方昕, 沈文忠. 多晶硅中的氧碳行为及其对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1, 60(8): 088801.
doi: 10.7498/aps.60.088801
|
[8] |
郝秋艳, 刘彩池, 孙卫忠, 张建强, 孙世龙, 赵丽伟, 张建峰, 周旗钢, 王 敬. 高温快速退火对重掺锑硅单晶中流动图形缺陷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863-4866.
doi: 10.7498/aps.54.4863
|
[9] |
徐 进, 杨德仁, 储 佳, 马向阳, 阙端麟. 微氮直拉硅单晶中氧化诱生层错透射电镜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2): 550-554.
doi: 10.7498/aps.53.550
|
[10] |
袁德荣, 乔灵芝. 氢键铁电体中的孤子电导性. 物理学报,
2001, 50(3): 398-401.
doi: 10.7498/aps.50.398
|
[11] |
李明, 麦振洪, 崔树范. 用Pendell?sung条纹研究硅单晶中微缺陷. 物理学报,
1994, 43(1): 78-83.
doi: 10.7498/aps.43.78
|
[12] |
高愈尊, 大贯惣明, 高桥平七郎, 佐藤義一, 竹山太郎. 氢离子注入对硅单晶电子辐照缺陷和氢泡形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8, 37(1): 152-156.
doi: 10.7498/aps.37.152
|
[13] |
苏昉, C. LEE, P. C. TAYLOR. 单晶硅中硅氢键和氢致缺陷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物理学报,
1988, 37(7): 1053-1058.
doi: 10.7498/aps.37.1053
|
[14] |
段沛;高萍;唐基友. 直拉硅单晶原生漩涡缺陷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8): 986-991.
doi: 10.7498/aps.36.986
|
[15] |
储晞, 麦振洪, 戴道扬, 崔树范, 葛培文. 硅单晶中片状沉淀物X射线形貌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3): 408-410.
doi: 10.7498/aps.36.408
|
[16] |
何贤昶. 硅单晶氢致缺陷分布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5): 694-695.
doi: 10.7498/aps.33.694
|
[17] |
高愈尊. 退火直拉硅单晶中氧沉淀和诱生缺陷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6): 840-844.
doi: 10.7498/aps.33.840
|
[18] |
麦振洪, 崔树范, 傅全贵, 林汝淦, 张金福. 直拉硅单晶原生微缺陷的观察. 物理学报,
1983, 32(5): 685-688.
doi: 10.7498/aps.32.685
|
[19] |
杨传铮, 朱建生. 含氢气氛下区熔硅单晶中缺陷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2, 31(3): 278-284.
doi: 10.7498/aps.31.278
|
[20] |
巴图, 何怡贞. 硅单晶中铜沉淀物的几何形态. 物理学报,
1980, 29(7): 860-866.
doi: 10.7498/aps.29.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