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吉川, 徐进. 点缺陷对硼掺杂直拉硅单晶p/p+ 外延片中铜沉淀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12, 61(23): 236102.
doi: 10.7498/aps.61.236102
|
[2] |
郝秋艳, 刘彩池, 孙卫忠, 张建强, 孙世龙, 赵丽伟, 张建峰, 周旗钢, 王 敬. 高温快速退火对重掺锑硅单晶中流动图形缺陷的影响. 物理学报,
2005, 54(10): 4863-4866.
doi: 10.7498/aps.54.4863
|
[3] |
徐 进, 杨德仁, 储 佳, 马向阳, 阙端麟. 微氮直拉硅单晶中氧化诱生层错透射电镜研究. 物理学报,
2004, 53(2): 550-554.
doi: 10.7498/aps.53.550
|
[4] |
王 淼, 李振华, 鲁 阳, 陈小华, 陈忠才, 齐仲甫, 李文铸. 在氢气氛围下利用电弧放电法大量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 物理学报,
2000, 49(6): 1106-1108.
doi: 10.7498/aps.49.1106
|
[5] |
李明, 麦振洪, 崔树范. 用Pendell?sung条纹研究硅单晶中微缺陷. 物理学报,
1994, 43(1): 78-83.
doi: 10.7498/aps.43.78
|
[6] |
虞心南. Cu-Zr合金在氢气氛中退火后表面Cu沉积物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物理学报,
1991, 40(9): 1501-1504.
doi: 10.7498/aps.40.1501
|
[7] |
宁鼎, 胡恺生, 傅怀杰. 氢气氛对光纤损耗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90, 39(1): 82-88.
doi: 10.7498/aps.39.82
|
[8] |
高愈尊, 大贯惣明, 高桥平七郎, 佐藤義一, 竹山太郎. 氢离子注入对硅单晶电子辐照缺陷和氢泡形成的影响. 物理学报,
1988, 37(1): 152-156.
doi: 10.7498/aps.37.152
|
[9] |
储晞, 麦振洪, 戴道扬, 崔树范, 葛培文. 硅单晶中片状沉淀物X射线形貌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3): 408-410.
doi: 10.7498/aps.36.408
|
[10] |
段沛;高萍;唐基友. 直拉硅单晶原生漩涡缺陷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7, 36(8): 986-991.
doi: 10.7498/aps.36.986
|
[11] |
张玉峰, 杜永昌, 翁诗甫, 孟祥提, 张秉忠. 中子辐照氢气氛生长硅的红外吸收. 物理学报,
1985, 34(7): 849-859.
doi: 10.7498/aps.34.849
|
[12] |
杜永昌, 张玉峰, 秦国刚, 孟祥提. 中子辐照含氢硅中的与氢有关的深能级缺陷. 物理学报,
1984, 33(4): 477-485.
doi: 10.7498/aps.33.477
|
[13] |
高愈尊. 退火直拉硅单晶中氧沉淀和诱生缺陷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6): 840-844.
doi: 10.7498/aps.33.840
|
[14] |
何贤昶. 硅单晶氢致缺陷分布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5): 694-695.
doi: 10.7498/aps.33.694
|
[15] |
麦振洪, 崔树范, 林健, 吕岩. 氢气区熔硅单晶氢致缺陷的研究. 物理学报,
1984, 33(7): 921-926.
doi: 10.7498/aps.33.921
|
[16] |
麦振洪, 崔树范, 傅全贵, 林汝淦, 张金福. 直拉硅单晶原生微缺陷的观察. 物理学报,
1983, 32(5): 685-688.
doi: 10.7498/aps.32.685
|
[17] |
巴图, 何怡贞. 硅单晶中铜沉淀物的几何形态. 物理学报,
1980, 29(7): 860-866.
doi: 10.7498/aps.29.860
|
[18] |
刘振茂, 王贵华. 区熔硅单晶中一种位错源. 物理学报,
1980, 29(9): 1164-1179.
doi: 10.7498/aps.29.1164
|
[19] |
蒋柏林, 盛世雄, 肖治纲, 包剑英. 氢气氛区熔硅单晶热处理缺陷形成机理. 物理学报,
1980, 29(10): 1283-1292.
doi: 10.7498/aps.29.1283
|
[20] |
崔树范, 葛培文, 赵雅琴, 吴兰生. 硅单晶中硅氢键的存在及其影响. 物理学报,
1979, 28(6): 791-795.
doi: 10.7498/aps.28.791
|